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建筑业深化改革的有序推进,装配式建筑由于具有节能高效、绿色环保、品质优良等特点,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国家政策的要求,是我国建筑行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与必然趋势。然而在其推进过程中,与德国、瑞典等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装配式建筑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同时在其发展道路上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需要从各个方面制定相应的措施不断改进,以推动其在我国的全面协调发展。
制约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主要因素:
1. 预制构件成本偏高
板、梁、柱等预制构件是装配式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前期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到建设预制构件生产基地上,而构件厂商也会将建造预制构件生产基地的成本分摊至预制件上,导致预制件价格上涨。由于我国装配式建筑在标准化设计、专业化管理、机械化操作方面程度较低,预制构件标准化、模数化没有统一,无法自动化大批量生产构件,导致预制构件的成本高于现浇构件成本,进而许多单位在实际建造过程中不愿意采用装配式建筑这种建造方式。
2. 施工工艺水平有待提升
装配式建筑虽然具有建造速度快、节约劳动力、抗震性高等诸多优势,但是装配式建筑对施工工艺水平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其发展需要依靠在先进施工工艺水平基础上。由于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工艺水平层次不齐,导致装配式建筑推广发展方面存在局限。同时装配式建筑的建造方式要求具备一定专业能力的工人来施工操作,现有大环境中的劳务分包工人,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素质水平差别大,不具备完全的上岗条件,易造成装配式建筑质量问题。如果施工工艺水平不能得到有效提升,那么装配式建筑的优良特性就无法得到有效凸显,进而就会对其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3. 观念认识存在偏差
房屋建筑的安全性能一直是社会大众关注的重要方面,由于受唐山、汶川大地震的影响,地震中的房屋预制构件损坏严重,质量问题凸显,装配式建筑安全问题时常发生,使人们认为预制结构的抗震性能和耐久性能不如现浇结构,导致了装配式建筑发展受到了社会大众的质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装配式建筑的应用推广。
4. 配套产业链条不够完善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是需要一定的配套设施作为铺垫的,否则无法形成规模效应。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模式没有快速更新,设计单位、构件厂商和施工单位之间没有达成有机协调,导致预制构件生产效率低,施工现场管理难度增大。同时对于具体施工部件和机械设备、管理维护等产业模块没有完全形成链条,特别在预制构件运输吊装及后期养护等方面,不能从装配式建筑自身特性和需求出发,因此装配式建筑很难获得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