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声源和接收者之间插入一个设施,使声波传播有一个显著的附加衰减,从而减弱接收者所在的一定区域内的噪声影响,这样的设施就称为声屏障。
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声屏障时,就会发生反射、透射和绕射三种现象。通常我们认为屏障能够阻止直达声的传播,并使绕射声有足够的衰减,而透射声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声屏障的隔声效果一般可采用减噪量表示,它反映了声屏障上述两种屏蔽透声的本领。在声源和接收点之间插入一个声屏障,设屏障无限长,声波只能从屏障上方绕射过去,而在其后形成一个声影区,就像光线被物体遮挡形成一个阴影那样。在这个声影区内,人们可以感到噪声明显地减弱了,这就是声屏障的戒噪效果。
室外的声屏障一般采用砖或混凝土结构,室内的声屏障使用钢板、木板、塑料板、石膏板和泡沫铝等结构。
声屏障的减噪量与噪声的频率、屏障的高度以及声源与接收点之间的距离等因素有关。声屏障的减噪效果与噪声的频率成分关系很大,对大于2000Hz的高频声比800~1000Hz左右的中频声的减噪效果要好,但对于250Hz左右的低频声,则由于声波波长比较长而很容易从屏障上方绕射过去,所以效果就差。通常,声屏障对高频声可降低10~15dB。声屏障的高度,可根据声源与接收点之间的距离设计,屏障的高度增加一倍,则其减噪是可增加6dB。为了使屏障的减噪效果较好,应尽量使屏障靠近生源或接收点。
目前,声屏障主要用于铁路和公路沿线,控制交通噪声对附近城市区域的影响。